前沿交叉研究院

研究机构列表

研究机构列表

教育大模型研究中心

作者:蒋武轩     审核: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5日

在教育强国战略与“人工智能+教育”深度融合发展的国家背景下,教育大模型作为教育数字化的底层支撑与智能驱动,正日益成为推动教育体系重构、教学模式革新和教育公平发展的关键力量。然而,现有大模型技术大多基于通用语言任务规律进行预训练,在教育场景中仍面临课程细致化评价、教学进程理解、人机互动反馈和价值规范应用等多重挑战,尚难以充分满足教育对全景化、系统性和价值导向的迫切需求。

为响应国家教育强国战略,推动教育数字化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与应用落地,华中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在“人工智能+教育”交叉领域的学科优势,设立教育大模型研究中心。中心汇聚教育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力量,聚焦教育大模型的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转化,致力于构建支撑未来教育新形态的创新研究平台,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教育智能化发展路径,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成果与应用示范。

中心围绕“理论基础—构模方法—场景应用—伦理治理”的一体化发展路径,确立四大研究方向:一是以中国教育理论为核心,构建教育大模型的理论基础与价值体系,推动大模型的发展扎根于本土教育学理与价值导向。二是探索多层级、多模态教学经验融合的模型构建机制,突破跨模态知识表示与类人学习能力,使模型具备知识演化和多样化学习场景的适配能力。三是设计多场景、多模式融合的教育智能体系统,将大模型嵌入真实教学流程,支持师生与模型之间的智能化协作与动态反馈。四是建立教育大模型的伦理治理机制,确保模型在推理与生成过程中能够体现教育价值观、安全边界与合规要求,实现可信、可控的教育应用。

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不断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大模型研究中心致力于为教育大模型的研发与应用提供系统支撑,推动技术成果在教学、学习和教育治理等方面的深入应用。中心将联合多学科力量,打造开放、共享的科研与应用平台,促进教育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创新,形成具有广泛示范效应的解决方案,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此外,教育大模型研究中心注重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的双向驱动。一方面,面向智能教材生成、课堂学习分析、个性化支持与教育质量监测等核心场景开展应用示范;另一方面,结合政策需求与教育实际,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径与系统方案。通过加强标准引领、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中心将推动教育大模型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生态,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战略支撑。